山东青岛诚邀企业投赢博体育身都邑更新维护
赢博体育近日,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央国企—区市对接洽谈会在青岛举行,为央国企和青岛各区(市)牵线搭桥,促进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合作意向,为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专业化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合作机会,积极投身城市更新建设,全面融入青岛高质量发展大局,为青岛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洽谈会上,中国金茂和中建八局等12家央国企、省级国企、民营企业代表进行推介,介绍了企业优势、在城市更新建设中的典型案例、对青岛市的意见建议、拟合作的领域、区域以及有参与意向的项目等赢博体育。
青岛西海岸新区、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区和莱西市进行推介,介绍了本区(市)开展城市更新的重点片区、拟招商项目及相应政策。
在洽谈环节,参会企业与10区(市)和有关专项指挥部进行了一对一的洽谈,洽谈80余组次。通过开展洽谈推介,各企业与区(市)建立了合作联系,深化了合作意向,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建设领域项目市场化运作,鼓励和引导头部企业、大型央国企等经营主体参与低效片区开发、城中村改造等建设,推动在城市更新建设领域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导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对于青岛市的城市更新建设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尤为重要。自实施三年攻坚行动以来,低效片区等城市更新领域,共吸引落地产业项目262个,总投资3500亿元。以京东方为代表的芯屏产业园、以歌尔为代表的虚拟现实产业园以及物元、中电科和海尔卡奥斯等大项目加快导入,城市呈现出新的活力与投资吸引力。
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积极加强与央国企的合作,充分运用央国企丰富的业绩、经验和资源实力,通过吸引央国企参与重点园区建设提升、低效片区升级改造、老旧街区改造、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合作,一批承载着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项目陆续实施,不断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推动城市更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老四方低效片区是青岛历史上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该片区内的青岛四方机厂兴建于1900年,留下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先行脚步,也书写了激昂热血的红色篇章。随着市区工业生产企业的逐步搬迁,青岛四方机厂改造提升、推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加快。该项目通过央企中车科技园有限公司的自主改造,拓展了以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为主的产业空间,增加了学校和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重点低效片区和园区的升级改造,为产业升级提供了空间载体,充分激发了城市再生活力。
十梅庵片区老旧街区改造,包含十梅庵和东南渠两处旧村改造,该项目通过引进央企中国能建集团,探索实施多级联动、全产业导入、共同经营的大片区更新方案,将十梅庵片区6.45平方公里打造成集生态魅力与创新智慧于一体的“青岛生态创享新城”。
保利集团与市北区合作,参与了河西片区旧村改造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变城市原有的面貌,项目整体临近长沙路地铁口,建设的集中办公、配套地铁商业等,将把片区打造成一个标志性的地铁综合体,对片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
中建集团和中国铁建等央国企及子公司均已参与了老旧街区改造、地铁建设和TOD开发、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产业项目运营等城市更新领域的投资建设。
“对标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城市更新和建设需要更多的企业和资本参与合作。”青岛市委副秘书长、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执行主任姜德志表示,央国企具有丰富的业绩、经验和资源实力,区(市)作为城市更新建设的主战场,双方的对接合作对于青岛的城市更新建设形成可持续的推动模式尤为重要。他透露,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搭建更多高效沟通平台,广泛开展招商与推介活动,吸引更多央企、国企及头部企业参与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建设行动,促进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合作意向,为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专业化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杨国胜薄克国)(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习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作者:小编